據《新聞晚報》報道,一名 80后大學生,為了買房結婚,在老家有面子,有預謀地應聘到銀行當業(yè)務員,并伙同2名無業(yè)人員,內外勾結詐騙近13萬元。昨日,記者從松江法院獲悉,法院以信用卡詐騙罪對3人進行了判決。
應聘到銀行當業(yè)務員
楊某從學校畢業(yè)后便成為奔波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蟻族”。 2010年3月,楊某到上海后因一起租房與無業(yè)人員陳某、于某某相識。當時,楊某正缺錢在老家買房結婚,而陳某、于某某也經濟拮據,三人聊天時產生了通過冒用他人信用卡發(fā)財?shù)哪铑^。他們認為,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方式可以輕松弄到大筆錢財,且不易被發(fā)現(xiàn),如果能夠利用銀行信用卡業(yè)務員的便利把別人的卡辦好再去套現(xiàn)就更容易了。三人一致認定這是個短期發(fā)財?shù)暮梅椒?,便立刻付諸行動。
首先是安排一人去銀行工作。由于銀行對入職人員學歷有一定限制,而陳某和于某某僅初中文化,不符合銀行信用卡業(yè)務員的學歷要求。于是,陳某便想辦法將有本科學歷的楊某介紹去某商業(yè)銀行工作。 2010年4月,楊某順利進入某銀行上海分行,成為一名信用卡業(yè)務員。
內外勾結實施詐騙
之后,楊某便利用工作便利,為市民孫某、王某等10余人辦理銀行信用卡,而在辦卡時,他讓10余人填寫兩張信用卡申領表。其中,第一張申領表是按照銀行規(guī)定完整填寫的,第二張申領表卻只是讓顧客簽名。
在這些市民按照楊某的要求填好申領表后,陳某在第二張申領表上按照第一張申領表的內容填寫好顧客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等真實信息,但將住宅地址、單位地址、聯(lián)系電話等進行修改,以便于自己能拿到這些信用卡,偽造好申領表后再交由楊某帶去銀行辦卡。
領取信用卡并套現(xiàn)
由于楊某等3人將申領表中的聯(lián)系電話進行了修改,這些信用卡如果通過銀行的審批,銀行會將郵局掛號信的編碼等信息短信通知至陳某填寫的手機號碼上。陳某和于某某等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就在申領表填寫的地點收取郵件或去領取信用卡,再通過電話激活的方式將信用卡激活并設定密碼。
之后陳某和于某某便開始將騙領到的信用卡套現(xiàn),由于銀行取款機和柜臺大都安裝了監(jiān)控設備,兩人便把POS機視為他們透支現(xiàn)金和消費的“避風港”。
陳某和于某某通過在ATM機上取現(xiàn)或在POS機上刷卡套現(xiàn)、消費的方式成功取得錢款后再將這些信用卡扔掉。在2010年8月至11月期間,3人通過這種冒用受害人員的身份信息來申辦信用卡并套現(xiàn),共計騙取人民幣近13萬元,并揮霍一空。
犯信用卡詐騙罪獲刑
松江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陳某伙同被告人楊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冒用他人的信用卡套取現(xiàn)金,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根據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以及各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等,依法判處被告人陳某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被告人楊某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另一同伙于某某在2011年1月因他案已在監(jiān)獄服刑。 8月,于某某也因此案受到法律的懲處。松江法院認定其犯有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連同前罪所判處的刑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七萬元。
法官提醒
隨著信用卡業(yè)務的不斷拓展,信用卡辦理過程的風險不斷增加,信用卡詐騙方式也呈現(xiàn)多元化態(tài)勢。
審判該案的法官表示,各銀行為發(fā)展信用卡業(yè)務盲目發(fā)卡,對信用卡辦理的監(jiān)督力度不夠,信用卡管理制度還未完善,風險控制能力不足。銀行信用卡業(yè)務員的身份也容易蒙蔽受害人,致使受害人輕易透露身份信息,被犯罪分子利用。
法官提醒,市民辦理信用卡時應自己前往銀行,信息資料妥善保管,樹立個人信息保密意識,最好在申請信用卡時就主動設置密碼,也不要隨意托人代辦。銀行方面應當嚴格遵照執(zhí)行信用卡申領辦理程序,加強對辦理信用卡業(yè)務的員工教育和管理,對被冒用身份的公民信用損失給予重視并及時予以恢復,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律師觀點
在信用卡“街頭申請模式”中,信用卡推廣人員通常并不是銀行工作人員,只是銀行外相關合作的信用卡推廣機構的工作人員,他們多為兼職人員、臨時人員、流動人員,甚至有推廣人員在申請人完整填寫一家銀行的信用卡申請書后,給出多張其它銀行的空白信用卡申請書,讓申請人直接簽名。如此一來,申請人在不知不覺中就留下了隱患。
上海艾帝爾律師事務所張劼律師提醒,請不要在銀行以外的場所申請信用卡,特別是街頭、公交站點,以小禮品吸引路人申請信用卡的方式。個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特別是涉及信用卡、銀行賬戶等重要事項的,切莫大意。
張劼律師呼吁,各家銀行在接受客戶信用卡申理的時候也應該公示申請信用卡準入條件以及對應申請額度的標準。比如劃定什么樣的資質就給予什么樣的額度,審批標準明示,不然消費者會有“信息不對等”的心理產生。